位于汕尾的信利集团是广东省电子信息龙头企业,而就在不久前,企业还在为2000多名外省员工无法返岗而发愁。
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CCM生产部副总经理 莫锦潮:员工返工后我们要进行一些测温、医学观察、包括居室这些工作,会影响我们的返工率。

企业盼着员工,而在1800多公里外的四川眉山,信利员工彭超小两口也盼着能早点回去上班。
眉山市仁寿县古佛乡响簧村村民 彭超:现在一直出去不了的话,心里面还是比较着急的,每天就在家里面都还是要花钱的。

着急出门挣钱,有这样愿望的人在四川可不少。
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农民工工作处副处长 曾礼勇:市县乡三级实行了拉网式的全覆盖摸排了解到了,要出省务工返岗的农民工朋友数量就有720万人左右。

面对庞大的外出务工人员需求,四川省大数据中心紧急攻关,研发出“健康证明系统”大数据平台,务工人员通过微信、支付宝就能扫码网上申报,在社区医生严格核验后,通过大数据信息核查、智能比对后,符合要求的务工人员就能得到一个专属的电子健康证。
与此同时,四川省派出专人,主动同用工需求大的广东、浙江等省接洽,共建健康检测互认的工作机制。
四川省农民工外出务工服务工作专班健康服务组组长 邓维:(广东)他们每天都会给我们发来这样的企业需求表,表里就会有当地企业四川籍员工的返岗计划,我们加急为这些符合条件的人员办理了健康证明。

眉山市仁寿县古佛乡响簧村村民 彭超:感觉很好,不然的话现在还待在家里面,不能出去,也比较麻烦。

信利国际有限公司行政及人力资源部总经理 陈胜能:这么短的时间里面,就有近1000名外省员工回到了公司,这是令人意想不到的。现在我们信利集团已经在开足马力复工复产。

四川省大数据中心副主任 赵启斌:从系统显示的数据看,四川外出务工人员到广东的接近100万,到浙江的有64万多,到重庆的26万多。正因为建立了这样一个“互认共享”的机制,真正的实现了外出务工人员“一码在手、出行无忧”。
3月2日晚上,从四川省眉山东站出发,搭载800名四川籍来汕务工人员的G6341专列到达汕尾高铁站。在市人社部门、市交通局的组织协调下,汕尾粤运公司派出41辆新能源公交车,到高铁站接回800名四川籍来汕务工人员。助力企业的复工复产工作,让外地员工安全到岗、安心作业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据了解,在汕尾市委、市政府的指导下,市人社部门提供点对点“店小二”式的服务,联合信利电子厂与四川省眉山市展开积极对接,统筹800人来汕务工。这800人的抵达将很大程度缓解汕尾市当前的用工荒,为汕尾企业的复工复产工作再注一道强心剂。
汕尾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主任李丽华:这次,我们经与四川仁寿县人社局对接,帮助信利集团招收新员工800名,并组织接工专列于3月2日上午11时在眉山出发,今天晚上23时抵达汕尾。为做好专列务工人员的迎接、护送工作,确保安全有序到达信利厂区,我们制定接站工作方案,成立接站工作领导小组。在市交通、公安、卫健等部门和汕尾粤运公司的配合下,顺利将四川仁寿800名新招员工送到信利集团,实现从家门口到厂门口,点对点的用工服务。
(来源:央视新闻、汕尾广播电视)
部分图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您留言告知,以便删除!
本站全新改版,如果有图文排版错乱,或者图片没显示,请您留言告知,以便修改,谢谢!
发表评论